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525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海归第一人”杨崇和:“史前海归”的三种特质

[复制链接]
525 0
                       
黑色休闲西装、蓝色条纹衬衫、黑皮鞋……戴着眼镜的澜起科技董事长杨崇和虽然已过花甲之年,但看起来也就50岁左右的样子,他较少主动发话,语速中等,谈到关键处几句话点明“要害”,平静的神态下,让人想起“定能生慧”这个词来。在国内芯片设计行业,杨崇和是“海归第一人”。他和他的公司在国内资本市场开始广为人知,是在科创板正式起航的2019年。




杨崇和

大多数人都知道,中国每年会大量进口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但其实中国每年进口最大的,其实是芯片。缺“芯”,就像一个人缺胳膊少腿一样,一直掣肘着中国高端制造业和科技行业的发展。不过时至今日,国内芯片产业在一些领域已崭露头角,由杨崇和领衔的澜起科技亦在其中有所建树,在内存接口芯片这一细分领域,公司发明的DDR4全缓冲“1+9”架构被JEDEC采纳为国际标准,其相关产品也占据国际市场的主要份额。在芯片产业中,领军人物至关重要,对于澜起,创始人杨崇和就是这样的灵魂人物,他身上体现出的“三种特质”,或可诠释公司为何能屹立于世界“芯林”。

其一、前瞻性。杨崇和1981年赴美留学,念完博士后去硅谷从事芯片设计,1994年,“海归”这个词还不为大众所知,杨崇和就回国了,他笑称自己为“史前海归”。杨崇和之所以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看到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前景,并坚信芯片产业一定也会发展起来。无论是选择在内存接口芯片上的“十年磨一剑”,最终从跟跑者成为领跑者,还是现在瞄准市场更为广阔的CPU、服务器平台等新领域,杨崇和在产业发展和技术投入上的判断上都先人一步,瞄准国际芯片发展最前沿动向。

这种产业发展的前瞻性预判,让企业少走了许多弯路,减少了黑暗和迷雾中摸索的时间成本。

其二、韧性。杨崇和回国25年,先后创办过“新涛”和“澜起”两家企业,都取得了成功,他本可以在“新涛”转手后投身当时炙手可热的房地产、金融等赚“快钱”行业,但他认准了一个理:对于中国的芯片设计行业来说,耐心和踏实的价值,并不亚于技术的创新。

他说,十年磨一剑,你必须要保证十年后你生产的产品是市场需要的,不能市场需要斧头,你提供的却是剑。他主张企业不要急于做大,而是要先做强。一定要在某个领域做到前两名。因为芯片行业中往往第一名是大碗吃肉,第二名是吃点排骨,第三名则只能喝点汤了,而要做到行业前茅,就必须具备相当的韧性,认认真真打磨产品、揣摩市场需求。以内存接口芯片这个细分行业来说,刚开始是10多家公司参与竞争,15年一路走来,全球只有3家企业真正生存下来了。

其三、灵性。谈起科技行业,很多人总觉得就是研发、程序、机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一切都有板有眼、中规中矩,来不得半点“诗情画意”,其实,不少科学大家,大多科学与人文兼通相济、互为促进甚至水乳交融。很多重大的科技发明创造,往往来自于一个不经意的“天马行空”式遐想。无论是牛顿、爱因斯坦,还是钱学森、都在科学与人文两大领域卓尔不群、相得益彰。

杨崇和在中西绘画、明清家具等艺术领域浸润日久、颇有造诣。他的《小中现大:王蒙〈青卞隐居图〉中的秘密》一文,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史论结合、新意迭出,读来饶有趣味,怎么也料不到竟然出自一位芯片设计专家之手。

杨崇和说,他更喜欢看一些“一眼不是很吸引你,但是越看越有内涵的东西”,想做出一些真正有技术深度的东西,真正的艺术品是花了很多功夫的,真正的科技产品亦复如是。

这正也代表了国内优秀芯片从业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9 20:23 , Processed in 0.026743 second(s), 3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