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305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基因编辑先驱美国遗传学家丘奇受聘复旦大学名誉教授

[复制链接]
305 0



  遗传学家乔治?丘奇

  10月29日,遗传学家、基因编辑技术的先驱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在复旦大学受聘为名誉教授。同时,丘奇联合复旦大学金力院士正式启动中国个人基因组计划。

  63岁的丘奇满头银发,蓄着圣诞老人式的银色大胡子,一如写出《物种起源》的生物学家达尔文。

  丘奇的研究生涯也在解密生命与造物:他是第一代基因测序研究的参与者,第二代基因测序方法的主要建立者,为后续的基因测序与编辑研究奠定了基础。他也是全球基因组计划的倡议者和组织者之一,现任哈佛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科学院、工程院、艺术与科学院的三院院士。

  丘奇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他一生事业,都用于研究一系列不同的基因测序方法,以及一系列不同的基因编辑方法。这些测序和编辑方法的进展各有快慢。一些编辑方法的进展比“基因魔剪”CRISPR慢,但在某些方面的表现却更为出色,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基因编辑的主要问题在于必须使双链DNA(双螺旋体)断裂,存在破坏正常组织、造成损伤的风险。但另有一些方法,供体DNA和受体DNA可直接粘连,不需要使双螺旋体断裂。

  基因对人类的生命特征具有重要影响,但人类的基因组往往存在缺陷,有缺失、有重复、还存在结构错误,从而导致疾病。而基因组测序与编辑的作用之一,即是筛查出有问题的遗传基因,并通过改写基因,使下一代免遭遗传病症。但基因测序存在的不准确与信息解读问题,基因编辑的脱靶等安全问题,仍然有待解决。

  丘奇所涉足的基因研究也充满了想象力:通过基因疗法逆转衰老;对猪的基因进行编辑、使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s)不会在人体内激活,为人类移植猪的器官扫除障碍;把书籍写在DNA上,永久保存下去;提取已经灭绝的猛犸象DNA,用于改造亚洲象基因,使它们免于灭绝。

  丘奇在2005年于美国启动了个人基因组计划,希望能从全球招募10万个体,共享他们的基因数据,来回答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会罹患各类疾病,或者不会得某些疾病。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数据的整合与共享,这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丘奇从公众中邀请参与者,共享他们的基因组数据,目前已有5000余人表示参与。

  中国是亚洲首个启动个人基因组计划的国家。已经启动该项目的国家还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奥地利。由金力院士领衔,复旦大学表型组研究院承接的中国个人基因组计划将于12月开始收集样本。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5 05:54 , Processed in 0.024103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