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7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捉妖记2和唐探2特效同家公司做 但特效行业富不起来?

[复制链接]
273 0

  文/娱乐资本论驻美专栏作者达伦糕

  春节档已过四天,你看了哪些电影?



  票房领先的两部大IP《捉妖记2》和《唐人街探案2》,背后的特效都是同一家公司做的,实在是令人感到有趣。这家公司的名字除了电影圈的人士,可能普通观众根本没有听闻过:Base FX。就算另外几部,包括《西游记女儿国》,《熊出没》等都有大量的动画和CG。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支撑起春节档影片的不是梁朝伟王宝强们,不是一百多家出品公司,也不是出品公司背后的投资人,可能就是几家视觉特效公司背后成百上千名摸着鼠标每天修图作画的员工。

  春节档,不如改名叫“特效档”吧。

  票房冠军背后的特效工厂

  《捉妖记2》胡巴的欢腾胡闹,《唐人街探案2》纽约街头的各种追逐跳跃:看热闹的背后,其实都有大量的特效镜头。

  恰巧两部影片背后都有同一家特效公司:Base FX。

  这是一家颇为神秘但是江湖已经久闻其名的特效公司,也是一家奇妙的由美国老板创立的中国公司。Base FX 成立于 2006 年,总部位于北京,项目制作和管理团队位于北京、无锡、厦门、吉隆坡和洛杉矶,并在大厂建立了培训基地。

  Base最早凭借《太平洋(3.040, -0.01, -0.33%)战争》《海滨帝国》《黑帆》这些美剧的特效制作三度荣膺艾美奖最佳特效奖,之后又依靠与星战系列导演Lucas创立的工业光魔ILM的特效协议,凭借《星球大战7》《美国队长2》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特效提名。

  就在《捉妖记2》之前,包括《捉妖记1》,《长城》在内的诸多国内大片的特效都有Base FX参与的痕迹。

  看起来应该是光环满身,洋气满满的高大上公司,但是它的发展和兴起背后却完全验证了特效行业举步维艰的特质。

  Base的创始人最早在美国拍了一些并不主流的二级片,诸如《火箭红光》、以及一部戛纳入围短片《警钟》,都不算成功。后来来到中国,最早尝试的是位于海南海口的影视主题公园项目,结果海南主题公园项目并没能继续下去,但是却找到了中方的合作伙伴,之后选择北上北京。

  Base的创始人团队敏锐地发现当时特效行业中国团队的价格只相当于美国市场的八分之一,可谓是廉价劳动力的集大成者。当时正是中国电影(16.290, 0.67, 4.29%)政策改革方兴未艾的早期,规模化的特效公司非常稀有,行业板块中都是一些散兵游勇以及并不成熟的游戏特效制作团队在做“零单“。

  经过一些先期项目的试水,Base的创始人找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经济模式:美方负责去美国找特效项目,中国员工们则负责完成项目。

  与许多现在的特效公司,团队或者工作室一样,成立之初Base FX依靠的就是与美国公司相比极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以及人员丰富带来的能够做难活脏活累活的特质。

  Base早期接受的许多项目在美国很难找到人做,繁琐、麻烦、费用低,但是这些困难在中国团队面前似乎都不成问题。当然,在当时好莱坞对于中国特效公司的实力并无法完全信服,但是随着一个个项目的接手,信用度也就自然建立了起来,吸引好莱坞的最大的优点还是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价廉物美。

  Base FX首次夺得艾美奖的《血战太平洋》就是这样从HBO处获得,而之后的一切就显得水到渠成,中国最前沿规模最大的特效公司就这样建立了起来,特效行业也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而开始了井喷。



  一直到2018年的春节档,只要是商业化的国产大片,几乎很少有影片可以不用特效的(《红海行动》可能是今年的一个例外,特效镜头的使用被压缩到了最低),以Base同样参与的《唐人街探案2》为例,整部影片一共500多个特技镜头,其中涉及复杂的三维镜头有200多个,除了Base之外,包括每日视界、诺华、华跃龙影、天成等7家公司都参与了其中的视效制作工作。当然,各自负责的镜头和难度都有差异。

  特效公司的年并不好过:

  做的了特效就能一直在电影圈立足吗?

  Base FX之外,随着中国电影商业化的深化以及观众对于大场面影片的追捧,近年来在中国电影产业中崛起的特效公司越来越多,包括每日视界,聚光绘影,原力动画,天工异彩,追光动画等等在内的新锐团队也开始不断涌现,在国内的特效圈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劳动力支援体系”:只要有活,就不怕没人接,至于价格高低,那就看各自的本事和关系了。

  特效行业其实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日复一日辛苦艰辛的行业。虽然很多大片类似《捉妖记》《唐探》等都能够卖座,但其票房跟特效公司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关联,一般都是以一笔固定的特效制作费用按照镜头和难易程度以一定的价格分包给特效公司或团队,因此特效绝非一个暴利的行当。

  特效企业的规模越大,运营成本、风险也越大。类似Base FX这样人员规模从最早的几十个人扩张到几百个,甚至接近千人规模的特效公司充满了不确定性:今天或许可以有做不完的项目,但是行业的人员成本逐渐推高,新晋冒出的公司彼此之间也开始互相挖角并争夺优质项目,一家独大或者几家通吃的状态并不可能无限延续下去。

  类似base这样的头部公司的成功离不开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制作国外相对价格比较高的项目,也就是行业所谓的“接外单”,这样的状态是其他国内特效公司很难做到的;而在国内的行情下,一部影片的特效都是按照工种分包给不同的企业来做,要想做到有很高的利润空间更是难上加难。

  另外一个特效公司面临的困境就是人员的流动,就算是类似Base这样的顶尖企业,也经常有人员被其他企业高薪挖走;当然,也会有其他团队的人反向被挖来。最明显的例子是最近刚完成中国化的东方梦工厂团队,在2016年《功夫熊猫3》制作完成后,梦工厂团队的众多动画特效人才纷纷流失,直接导致公司不得不面对重组。



  这样的流动在其他的公司更是常见,要么出高薪留住人才,不惜增加自己的成本结构而降低“接活儿”的利润成本,要么面临的就是通过几个项目捶打出来的成熟团队短时间内分崩离析从而导致企业难以为继。

  这样的现象在好莱坞也时有发生,所谓僧多粥少,影视项目每年一共就那么多,但是来接活的团队越来越多,大家的水平也都越来越接近,于是各家不得不降低报价来竞标项目;甲方也乐得如此,毕竟拍片成本可以节省一部分。

  曾为电影《返老还童》、《终结者2018》等片制作特效的Asylum Visual Effects特效公司倒闭了,制作过《普罗米修斯》的Fuel VFX破产了,参与制作过《泰坦尼克号》、《变形金刚》等大片的数字领域公司被收购了,就连工业光魔(ILM)、索尼图像工作室这样的巨头和上游公司也一直在裁员,去年连创作出《少年派奇幻漂流》特效的R&;H也难逃厄运……

  特效公司的生存状况并不好过,于是许多特效公司开始走上了一条新路:自己出品影片,尤其是动画,来进占票房市场。

  Base FX正在筹备拍摄一部2019年上映的动画电影《许愿龙》,其国内竞争对手聚光绘影,天工异彩等也不满足于老是给一些二线院线片或者网大网剧做镜头,开始涉足自己出品剧集,毕竟,“接活儿”能赚的只是固定的制作费用,最多就是个“承制”的角色,但是如果能够自己制作出品电影,那就可以直面市场,参与票房的分账:试想一下,如果Base能够在《唐探2》或者《捉妖记》系列中分到票房,整个企业的营收将大有改观。

  于是有不少特效公司已经走上了这一条路,只可惜走得并不平坦。曾经也参与过《捉妖记1》特效镜头制作的另外一家特效起家的动画公司原力动画曾经在今年年初出品了自己多年筹备的中美动画巨制《妈妈咪鸭》,原本定在1月底寒假档上映,希望能获取大批放假儿童追捧,但是无奈影片几经调档,试映短时间内就发现有票房“扑街“的迹象,于是调整到三月上映,是否能够票房大卖已经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对于希望能够依靠自主出品影片获取票房收益的动画特效公司来说,这样的策略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接活儿”的竞争白热化,赚不了足够的钱来养活团队;不接活儿自己出电影,却也要冒着票房扑街的风险。

  在中国电影春节档票房火箭蹿升的背后,也还是有企业在那默默叹息,盘算未来;更有无数坐在一起盯着电脑屏幕没日没夜做特效,修动画的工人们盘算着今年的生计。

  春节档的滚滚红利之下,谁在得益?

  每年的春运都是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大城市里的 Mary、Jonathan 回家过年,转身成了小芳,大明。他们回到家乡,带来了一线城市的消费能力和娱乐方式,而春节适合全家一起度过,于是不少人会选择和家人一起看一场电影,这甚至可以带动一批平常不去影院的人成为观众。

  于是春节也成了诸多商业片的竞技场,你赚10个亿,我就赚20个亿,无怪乎一个春节档背后的出品方累计多达100多家:每一家都是嗷嗷待哺,等着分一杯羹;每一家背后又不知道挂着多少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今年的业绩能否完成对赌或者对董事会有所交代,全看春节档影片的表现。

  春节档成了大 IP 角逐的战场,续集大片开始支撑票房,于是乎背后的特效公司也算是春节档的受益者:大IP续集一般都意味着大量的特效镜头,有活儿接的日子总是好过没活儿。

  只是对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特效行业来说,能够分到自己碗里的饭菜却不见得越来越多,单纯想要维持运营恐怕还凑活;但是好莱坞就是前车之鉴,那么多曾经闻名于世的团队和公司都纷纷退出了历史舞台,说倒就倒,说散就散,谁也没有办法保证这一幕就不会在中国发生。

  大家完全可以脑补这样一幕:做特效的大学毕业新生在电影院看着《捉妖记2》或者《唐探2》,数着哪些镜头是自己参与的,看看整体效果,看看观众反应;银幕暗下,观众退去,他们心里暗想:热闹过后,究竟剩下了一些什么?

  毕竟票房和自己无关,虽然镜头都是自己做的;工资是否能涨,还是个未知数……。

  这或许才是多数人的春节档。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28 01:44 , Processed in 0.028025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