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01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充电桩产业已告别“跑马圈地” 但老问题仍未解决

[复制链接]
101 0



  
充电桩建设缺口大、充电设施配套难,充电设施利用率偏低等矛盾仍然突出。

  原标题:充电桩产业已告别“跑马圈地”,但这些老问题仍未解决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江帆

  “充电桩产业发展尚不成熟,但在政府指引和可预见的庞大市场需求下,未来几年,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产品技术,都将迎来重大变革。”6月28日,国家能源局信息中心原巡视员孙耀唯在“2018中国充电桩创新峰会”上称。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宋显珠也在会上表示,充电桩产业已经从初期的“跑马圈地”逐步转变发展方向,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以及“互联网+相关”商业模式创新,以期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

  充电桩,指的是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设备,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传统加油站的替代品。充电桩主要由桩体、电气模块、计量模块等部分组成, 一般具有电能计量、计费、通信、控制等功能。

  自国家电网2014年向民间资本开放电动车充电桩市场后,三年内,充电桩行业涌入了海量的各类玩家,充电桩数量随之暴涨。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各类充电桩达到45万个,其中私人专用充电桩24万个,公共充电桩21万个,保有量位居全球首位,是2014年的14倍。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却日益凸显,充电桩整体规模仍明显滞后。一方面,充电桩与同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模不匹配;另一方面,充电设施的布局不合理,充电桩的使用率偏低,企业缺少可持续、可复制的商业发展模式。

  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2017年,全国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21.39万个;全国随车配建私人类充电基础设施约23.18万个。按172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计算,车桩比约为3.8:1,远低于1:1的建设目标。

  “有车无桩、有桩无车的现象并存。” 宋显珠在会上指出。

  随着新能源车辆的续航里程增加,充电状况有一定缓解,但是总体态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充电桩建设缺口大、充电设施配套难,充电设施利用率偏低等矛盾仍然突出。

  由于不同城市的公共充电桩利用率水平不一,“大跨步”的建设速度也带来了大批充电桩闲置的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北上广城市地区充电桩利用率达70%,但二三线城市的利用率却极低。

  “虽然中国充电桩总量可观,但公共充电桩平均利用率仅为15%,有些充电桩甚至成了僵尸桩。”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此前表示。

  中汽中心实验所电气系统室主任黄?指出,目前市场上的充电设备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充电桩无法有效使用。由于初期的”跑马圈地“,很多企业建桩时并没有考虑市场需求,只专注于抢地盘和扩充市场份额。“有些充电桩装得很偏远,甚至装在了田里,因此,有效的充电桩数量并没有(统计的)那么多。”黄?称。

  他建议,要下大力气重构充电产业未来的商业模式,融资租赁众筹建桩,以点带面,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速度、效益。同时,也要加大力度关注超级充电站、无线充电、互联共享等多种新技术、新应用。

  根据国家四部委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预计到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500万辆。为满足这些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配套充电基础设施需求也随之增长,2015年到2020年需要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

  “目前充电设施发展迅速,但要满足5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黄?表示,目前看,充电桩企业的盈利情况并不理想,如果没有新的盈利模式出现,将会影响到充电设施的普及。

  如何提高电桩使用效率,缩短回收成本周期成为充电桩企业扭亏为盈的关键。眼下,愈来愈多的桩企开始寻求充电业务以外的盈利方式,比如以充电桩为入口的广告、保险、金融、售车及租赁等。

  孙耀唯则认为,在政策引导下,未来将有更多的商业模式涌现出来,包括车桩联动、车桩一体等等。另外,充电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也会促进充电产业多元化,包括电磁更换技术等,充电技术的便捷化和多样化也将提升充电桩的普及率。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22 10:42 , Processed in 0.019349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