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55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毁三观?伟大的恋情,多数是奸情

[复制链接]
255 0
                        没有一部文艺作品

写的是不真实存在的人性

探求生活价值、

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

你有没有发现,周围的“三观审查”越来越多了。

在网上看着看着电影,一排弹幕飞过来,

“这片三观不正,怎么还不封杀”。

搜索喜欢的电影评论,映入眼帘的是,

“1星,毁三观。”

台湾版《流星花园》前阵子重播,女主演的微博遭到谩骂,“一脚踏两船”“三观有问题”。这是18年前首播的时候都很少出现的情况。

结果,女主演不得不在微博里安抚粉丝:“我承认杉菜是有点绿茶”。

就连一些经典作品也被攻陷了:



电影《英国病人》的豆瓣评论: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也......



《霍乱时期的爱情》......

他们不仅仅是发表观点,还正义凛然地“做点实事”…..

有人以离婚律师的名义,点明“举报”某院线电影,并得到网民热转:

类似“这个作品三观不正,跪求有关部门封杀”的言论时不时就能碰见。

如此照此标准,那些我们熟悉的伟大爱情,多数都要算是“奸情”了。



奸情的几大范式

1、《飘》

“绿茶婊”斯嘉丽:

想说服即将订婚的阿希礼和她私奔,遭拒后生气打了阿希礼耳光。后来缺钱时,她又看中了妹妹未婚夫的财产,于是设计让他迷上自己。

2、《安娜?卡列尼娜》

“不守妇道”的安娜

:她在婚中与英俊的军官渥伦斯基相恋,抛弃丈夫与儿子,与渥伦斯基住在一起,还跟“奸夫”去国外旅行了3个月。



3、《泰坦尼克号》

“劈腿”的罗丝

:罗丝与母亲及未婚夫一道上船,却被船上的少年画家杰克吸引,戴上未婚夫送她的名贵项链,让杰克为她画裸像。

4、《卡萨布兰卡》

“朝三暮四”的伊尔莎

:伊尔莎曾经爽约情人,后来再见时,她为了帮助丈夫逃开敌人追杀又去求助情人,在几番纠缠之中,两人又重新生出情愫使她想离开丈夫,留在情人身边。



5、《花样年华》

学坏的苏丽珍:

她的丈夫和他的妻子有了婚外情,她和他一起商量相应对策,本来应该一起打小三,结果居然爱上了对方。



6、《勇敢的心》

“一谈恋爱就忘了国家”的伊莎贝拉

:威廉?华莱士揭竿而起,与英军斗争。英王为缓和局势,派皇室女性伊莎贝拉前去谈判,在战争与阴谋中,两人却发生了爱情。

7、《甜蜜蜜》

“插足者”李翘:

黎小军告别女友后来香港讨生活,期望有天挣到大钱和女友风风光光地成婚,却爱上了在快餐店认识的李翘,无法自拔。



没有一部文艺作品

写的是不真实存在的人性

爱情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背叛”?



1、“出轨本身就像一台欲望机器。”

人天生就有追求新异刺激的倾向。进化论专家指出,雄性动物天生就有通过更广泛的交配扩散自己基因的冲动。而维持激情的神经递质,只能保持18个月到30个月,这就是爱情的保鲜期。

在一段恋爱关系中得到满足后,就会不自觉地寻找新的刺激。这是人的通病。

日本新闻网站News Post7曾进行过的一项针对1000名已婚女性进行的调查结果亦显示:超过两成的调查对象曾经有过外遇经验。

这个数字在逐年增加。



2、

再幸福的婚姻,也无法拯救一个个孤独虚弱的灵魂

人很多时候的“不忠”,仅仅是因为某种无法解决的缺失感。

金钱、压力、生存、迷茫、自我怀疑,这是人只要活着就要不断经历的问题。而亲密关系是一面镜子,清晰地照见这些,厌恶、鄙视随之而来。



而不确定的真实和人性,就是我们经常谈论的,道德的灰色地带。

战争、死亡、背叛、乱伦,之所以总是成为文艺作品的母题,是因为它们说出了主流叙事通常会忽略掉的地下部分。

3、

总要有地方放置我们人性的阴暗面

我们怀疑的无外乎是,故事中的道德,与人的真实生活的道德,到底有怎样的联系?它是否真的能对现实生活施加影响,起到毁坏公共道德的作用?

想想看,有曾经有哪一个历史时期,因为猥亵书籍的流行,整个社会风气差到不行的吗?

并没有。

禁欲、压抑的维多利亚时期,正是地下黄色书籍非常流行的时候。

人的阴暗面是客观存在的。越是在公共生活中受到压抑,私底下的报复性释放就越强。

越是直面那些阴暗的角落,越可能光明磊落。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对于文艺作品中那些“不道德”“三观不正”现象的不理解与批评,一直都存在。

一般来说,随着社会的进步,这方面应该变得更为包容,为什么现在反而又愈演愈烈了呢?

是谁在做“三观审查”

作家韩松落在微博上调侃过这个现象,“这是一种初代人工智能的评论,只要几个模板,几个关键词(小三、渣男、捉奸、出轨、闺蜜、前任、奇葩、?丝、逆袭、撕X、穷、富、赚钱/不赚钱、三观正/不正

)就可以轻松评价上至荷马史诗,下至上周新片在内的所有文艺作品”。

它的原因多种多样,下面几项应该是你也有感触的吧:



韩国电影《酒神小姐》,讲述一名老年性工作者的故事

1、一定程度的反智倾向

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曾到中国旅行,他惊讶地谈到,这座城市怎么遍街都是按摩店,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

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



反智主义在中国有着漫长的传统。历史学家余英时就曾多次谈到道家与法家浓郁的反智倾向。

在今天,不少人仍然过于依赖经验而不是系统的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强调实用而不是认知。

人们信奉各种厚黑格言,“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

与之相伴的,就是对代表“智性”的人群和事务的鄙视乃至敌视。



电影《独立年代》

2、“国家能不能帮我管管那些背叛婚姻的人?”

社会学教授戴慧思在2014年出版的《妻子、丈夫和情人: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都市里的婚姻与性》中谈到,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婚姻已经“去制度化”。也就是说,一些过去被认为无可争辩的命题,比如婚前性行为是否合适,在什么条件下人们可以选择离婚,甚至是婚姻本身的必要性等等,都已不再有标准答案。



电影《青梅竹马》

早于台湾和韩国60多年,大陆就废除了“通奸”罪。而最新的婚姻法,也不再保障原配妻子的财产,似乎是一夜之间,有些人惊恐地发现,除了舆论,不再有其他有效的东西能“惩罚”这些传统家庭结构的叛逃者了。

以此留下了巨大的道德真空,也带来了新的焦虑。焦虑中的人群,很容易结成“锄奸队”来达成新的秩序。



其实也是维护族群利益的本能。

3、“人格一旦‘有污点’,那你就完蛋了”



我们也常常用道德僭越、道德泛化概括这个现象,即不分事由、不查事实、不辨事理,把道德问题看做是其它社会问题形成之源。

在传统社会里,道德约束很多。在今天,也有不少回潮。

“别跟这个人谈合作,他出过轨。”

“听说你同学的妈妈当过小三?那你别跟这个同学交朋友啊。”

这样的言论,熟悉吗?



日本也在另一种程度上饱受道德泛化之苦。作家三岛由纪夫对人们整天叫嚣的那些公共道德非常反感。

他故意写了本叫《不道德教育讲座》

的书。写的都是〈应当和陌生男人一起去酒吧〉、〈应当打从心底瞧不起老师〉、〈应当尽量说谎〉、〈应当利用貌美如花的妹妹〉……



三岛就没怎么写过“道德”的东西......

书里,还把读者来信摘出来,其中一篇《应当尽量多管闲事》里面,就把一位读者致信他的妻子,劝导她远离三岛这样的“浪荡子”,以及”不要和这种风流男子共度一生”,放了进去…….



针对“三观审查”的现象,作家李海鹏写了一段话,其中写道:

"如果你不懂所有人都是可怜的,那么你就什么都不懂。那些指责包法利夫人的中国网民,就是不懂所有人都是可怜的人的人,就是什么都不懂的人。……没有这些,就不会有什么文明。"



人活着,无论如何努力,都难免贫乏而狭隘。正是那些伟大的文艺作品,不断把我们带入他人的世界,带入意外,带入混沌,带入不确定……

然后,让我们对自己产生了疑问。

如果能度过去,我们就会更新自己,开更多的门和窗,见更辽阔的世界。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23 13:22 , Processed in 0.025478 second(s), 3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