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6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灭绝恐龙还使气候升温10万年

[复制链接]
163 0


图中是艺术家描绘的0.65亿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当时这场灾难导致恐龙灭绝消失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大型小行星碰撞在现今墨西哥境内希克苏鲁伯地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释放到地球大气层,此次小行星碰撞导致恐龙物种灭绝,并使地球气候变暖持续10万年时间。

  这项基于化石记录的分析表明,当时地球整体气温上升5摄氏度。研究报告第一作者、美国密苏里大学地质科学教授肯尼斯?麦克劳德(Kenneth MacLeod)称,研究结果带给人们更多的担忧,尤其是地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影响。目前,这篇研究报告发表在5月24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麦克劳德指出,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7-14千米的太空岩石碰撞在现今墨西哥希克苏鲁伯镇附近的尤卡坦半岛,在短短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之内,地球气温迅速飙升。此后数月或者数十年,大量灰尘和煤烟进入地球大气层,并阻挡了太阳光线。最终,该碰撞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将使全球变暖。

  麦克劳德的研究是第一个证明温室气体相关全球变暖持续多长时间的经验证据。他说:“我们认为通过观察突尼斯埃尔盖夫遗址鱼类骨骼、鳞片和牙齿咬痕化石能够揭晓这一谜团。”他强调指出,位于突尼斯西北部的埃尔盖夫古生物遗址具有重要考古意义,是墨西哥希克苏鲁伯陨坑事件前后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化石记录。该遗址保存着白垩纪-古近纪交替时期重要的考古证据,记录了希克苏鲁伯陨坑事件之后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

  研究人员观察了化石中不同氧同位素的浓度,依据麦克劳德的观点,这些同位素数量不同于氧原子中的中子数量,而且两者特征存在一定差异。麦克劳德说:“其中一个差异是――随着温度升高,轻氧同位素氧16在矿物质中含量相对增加。我们测量了氧16和氧18的比例,每千分之一的比率变化与大约4.5-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相关。”

  研究人员分析了突尼斯考古遗址的40个考古样本,其中10个样本来自于小行星碰撞之前5万年,20个样本来自于小行星碰撞之后10万年,还有10个样本来自于小行星碰撞之后200万年。

  麦克劳德说:“我们发现这3组考古样本之间氧同位素差别较大。”目前,他和研究小组希望从全球其它考古遗址分析化石样本,检查它们之间的相似性。

  他说:“我们发现小行星碰撞地球之后,当时北非地区(现今)升温5摄氏度,令人更印象深刻的是,澳大利亚海岸(现今)升温10摄氏度。这是全球气温升高和温室气体相关变化的一个重要迹象。”麦克劳德指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地球生态系统在毁灭性碰撞事件前后所发生的事情,而且还对当前人类活动的后果提出了疑问。(叶倾城)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24 18:00 , Processed in 0.020771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