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575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这些家长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盘点2019最牛家长

[复制链接]
575 0
                       
再过3天就要告别2019年了,这一年我们一共采访了50位考入名校的孩子以及有独特教育观的家长。今天就带你盘点那些成功将孩子送进名校的家长,他们的故事和成就。

罗博深
罗博深在纽约曼哈顿下城一所学校讲课强人CV罗博深

美籍华裔数学家 数学教育爱好者和布道者 现任教于卡内基梅隆大学数学系 兼任美国国家奥数队总教练开放教育资源网站Expii创始人



美籍华裔数学家罗博深

数学教授罗博深这些年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人物,不仅因为他5年4次带领美国奥数队拿下世界冠军,还因为他一再声称成绩不重要。不看重成绩的数学老师如何培养出一批高分学生?通过和他的采访,我们打开了他的学习秘籍。

普通人都好奇美国奥数队都是由什么样的孩子组成的一个队伍?是不是各个都是学霸?罗博深介绍美国奥数队的集训时间非常短,通常只有2个星期。想要在2周时间让孩子的数学能力有突飞猛进基本不现实,于是他作为总教练,采用的方法是在2周内调动起孩子对数学无限的热情。这样在总决赛之前,孩子们各自突击,凭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每个人在自己的热情驱动下取得进步。而这种方法也跟罗博深从小的受教育经历有关。



罗博深回忆在他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带着他和弟弟做数学题,当时一道题兄弟俩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出来,然后互相交换心得。这种学习方法让他很早体会到用不同方法解题的乐趣,而不仅仅是追求快速答题。
享受解题的过程体现在罗博深在生活上的方方面面。他说在日常生活中,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怎样做更好?不盲从,不偏信,而是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已经成为他的习惯。



如今对自己女儿的培养,他也有意让她做自己的选择。她的女儿说要读寄宿学校,他鼓励女儿可以呀,信息都在网站上,你自己去做功课,自己研究如何达到这个目标。他强调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再追求自己的设定的目标。王建军
王建军第一次听说王建军已经是3年前了,当时他的二儿子王远刚刚收到哈佛的录取通知书。我们到纽约州白原镇他的家中做了一次采访。当天王远在附近中学参加一个摔跤比赛,我也第一次目睹了一次美式摔跤。



2016年王建军二儿子王远摔跤对于华裔来说这项运动还不普及,王建军的妻子王芮说刚开始是大儿子喜欢摔跤,家长刚开始是抵触的,毕竟总觉得摔跤危险,加上对这个运动也不了解。然而久而久之,夫妇俩发现大儿子是真心喜欢摔跤,并在摔跤场上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开始鼓励内向的二儿子王远也加入当地学校的摔跤队。



王建军一家五口据王建军说王远就是在参加完摔跤队并且屡获佳绩后,学习成绩才开始有起色的。据说王远小时候是一个资质平平,也不大自信的孩子。然而运动场上的成绩让他变得性格更加开朗,自信,成绩也随之有了好转。



王建军二儿子获哈佛大学录取今年王建军联合上百位孩子上藤校的家长一起写了一本书《世界名校学生家庭教育手记》,其中记录了名校华裔孩子们的成长经历和经验。王建军总结出一套学习方法,让孩子在阅读、写作、演讲、体育、艺术、家务活这6个领域全面发展,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潜力。



王建军三个孩子在王建军家里的客厅摆放着一个充电器,王建军说每天晚上9点三个孩子必须准时睡觉,电子产品放在客厅充电。这么做一是保证孩子充足睡眠,二是克制孩子无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

我很好奇在美国这样一个强调个人主义和个性化的国家,如何能管住3个活蹦乱跳的孩子。王建军说3个孩子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把阅读、写作、演讲、体育、艺术、家务活这6个方面轮番做一遍,晚上9点你不让他睡,他也累趴下了。

心里默默给这位哈佛爸爸点了个赞。说起小女儿小提琴技艺的培养,王建军也有很多故事。据说最开始学习小提琴的种子是他和妻子有意培养的。最开始他经常带小女儿去听小提琴的音乐会,久而久之女儿产生了想要学习小提琴的想法。



王建军小女儿然而第一次听到女儿的提议,王建军断然否决,他的理由是小提琴太难学了,每天不拉个8个小时根本不可能出师。一边拒绝,王建军一边继续带女儿听小提琴音乐会。

这时小女儿又按捺不住了,王建军又搬出学习小提琴非常昂贵的理由。这让女儿对小提琴更加向往,因为在她幼小的心里,小提琴一下子成为高雅、高贵的代名词。

在女儿几番央求下,王建军终于松口,但提出每天只能拉琴1小时的条件,刚开始女儿还不同意,因为之前知道必须拉8小时才能出师,坚持一天必须得拉2小时。这种谈判还是我在采访中头一次听说,大多数孩子跟家长讨价还价都是希望拉琴时间越短越好,怎么在这个家庭里却上演截然相反的戏码。然而就是这样连哄带骗,王建军的小女儿开始了每天早上6点拉琴的习惯。



王建军小女儿在卡内基音乐厅表演我刚开始还有有点难以置信,8年啊,8年可以做到每天如此,难道只需要最开始的那个承诺?要知道很多孩子在学琴之初都曾信誓旦旦,这时王建军给我看了一段视频,我才恍然大悟。


王建军妻子王芮陪练小女儿练琴

原来夫妻俩平常只要听到孩子不好好练琴了,就会走进琴房陪伴孩子。而且他们陪伴的方式不是坐在旁边,盯着时钟,而是在孩子旁边又唱又跳,让孩子觉得练琴的过程不再乏味。试想这种放下父母身段,高质量的陪伴的确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到的。

晨宁

自媒体《儿戏国》创业者晨宁

85后两娃妈妈,老公来自冰岛,自媒体,这些都是我在见到晨宁前给她贴的标签。在见到她以后,标签不见了吗?不是,而是变得丰厚了,立体了。

晨宁自我介绍最初来美留学,攻读的是金融专业硕士,后来做咨询管理工作,再后来与来自冰岛的丈夫结婚,现在育有两个儿子,成为全职妈妈。近2年她开始经营育儿知识和分享的微信公众号《儿戏国》,从此为自己的事业打开了另一个天地。

说起晨宁的育儿理念基本可以概括为:价值观引领,通过游戏开发对STEM学科的兴趣,以及充分的相信和尊重。这些听上去很正确的理念有时恰恰会被华裔家长忽视,因为我们太在意成功,而我们定义成功的标准有时又过于狭隘与单薄。

上藤校、会弹钢琴、进入投行、年薪几十万,这些标签难道不是一些家长对成功的定义?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社会这架机器告诉我们什么是重要的,我们是否就会茫然无措,在生活这场迷宫中找不到自己?在和晨宁的采访中我也问她:是否在意以后孩子成长为一个普通人,特别普通的人?她有点惊讶地看了我半晌,然后回答: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为敢于追求,心怀梦想的人;如果成为了这样的人,普通与否又有什么关系。我意识到普通也是社会的一个标准,起码有一个通识的标准。否则在你眼中的普通,别人眼中或许已是人生目标,那么这样的比较也就变得没有意义。


更有意思的还是和她聊她和丈夫之间由于文化差别所造成的育儿理念的不同。她说有一次在冰岛推着婴儿推车,准备和丈夫一家到餐馆用餐,然而在推到门口时,发现孩子睡着了,餐厅又太狭窄,无法容纳这么大的婴儿车。

结果餐厅员工竟然建议她把车留在店外,让孩子睡在里面,大人们进店里吃饭。她刚听到这个建议是无法接受的,毕竟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对儿童的保护和重视都让她无法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然而在多方的劝导下,她最终还是同意了。

后来她发现在冰岛,把装有孩子的推车放在店外是常态。她开始反思是否美国对孩子过度保护让家长过于紧张了,什么样的照顾对于孩子来说是刚刚好的,什么样的关怀不会让孩子们失去自主能动性?

这些想法都是在亲身经验了冰岛的教育方式后,开始反思的问题。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8 05:52 , Processed in 0.021165 second(s), 3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