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嘉宾演讲。左3为杨绮清。(余曦摄)
6 j! ^! F! D" r. r4 b' v1 v(明报)大多伦多约克区昨天举行名字叫「大门」(The Gateway)的该区首届接受过国际教育的专业人士会议。会议为来自世界各国新移民打气,及为他们寻找自己专业工作出谋划策。将近600人出席大会,其中不少中国新移民。 : w- ~8 f: Q1 ?& v8 G
参加大会的,除了正在找工的移民,还有区内的用人公司、各类专业协会,及政府部门代表等。 加拿大家园,www.iask.ca
! ^# O( U1 f4 D& i大会安排了4位来自世界各地:香港、印度、中东等地人士作为嘉宾,谈论他们各自的找工历程。
# ^: r5 ~, q: Y) O' J8 q- u/ D其中来自香港的杨绮清,原是一间四星级酒店的食品和饮料经理,来到加拿大以後,曾去餐馆打工,因她的英国式英语未能理解本地美式英语,第一天就被炒了。 $ \3 y1 U8 A% D
她表示,当时被深深刺痛。但後来,她改善语言,积极面对。2007年开办自己的民居清洁公司。现在公司已有员工25名,今年收入将达100万元。她昨天向与会者谈感受说,应该相信自己,不要轻言放弃。 * u/ G3 D; H7 q! i* X% Q; h
建人脉关系 改善语言兼进修 本 文 来 自 家园网 IASK.CA 8 s0 [& }+ G1 b
另外3位嘉宾也谈到各自的历程,都强调了建立人脉关系、积极改善不足、业馀补课等,在寻找各自专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约克区域议会主席菲什表示,本区是许多新移民选择落户的地方。找工作是新移民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而帮助他们找到可以发挥专长的工作,也是政府的责任。 6 U k5 N w2 s9 c# I
因此,约克区举行了是次大会。
0 s* C$ V1 f3 G- ~8 B! [0 h; h应邀参加会议的安省公平专员奥古斯丁(Jean Augustine)表示,新移民在加拿大找工作,首先需要融入这个社会。通过做义工、建立各种人脉关系,了解社会的现状和趋势,对最终找到工作帮助很大。
0 K" U/ Z1 Q) N+ G& p8 i4 \昨天有不少中国新移民参加会议。来自广东的宁宇长,原在银行工作,落地才10多天,是标准的新移民。他表示,经相关移民机构推荐来参加会议。觉得会上各种经验传授和信息介绍,都很有帮助,也提高了他找到专业工作的信心。
t" l0 Y! r6 ^( U徐女士移民多伦多已经一年多。她本是医生,现在已经考取了和医务相关的一个牌照。她觉得自己目前急需的是提高英语能力。 加 拿 大 家园网
, X, m- j/ }" k( Q约克区的移民人口不断增多,预计到2031年,该区55%人口将为移民。这个区稍早前已经制定「移民落户策略」,支持新、老移民的安居乐业。 ! Q0 s \# M3 A
) [' W$ @$ a, a* ~8 a
华裔∶累积加拿大经验 求职加分 家园新闻,news.iask.ca 徐小姐对在本地找工的机会表达乐观的态度。(记者葛健生 摄影) 宁先生首次参加求职训练研讨会课程,以了解更多本地求职讯息。(记者葛健生 摄影) 加 拿 大 家 园 网 黄先生认为,新移民找工要先适应本地语言及文化。(记者葛健生 摄影) findjiayuan.com 李先生表示,本地公司取才时均强调加拿大经验。(记者葛健生 摄影) 8 V% c, T8 ?2 {2 e/ E( a) f0 U" i
(世界日报)23日在大多区约克郡政府举办的求职通道研讨会中,在参加的600馀人当中,约有近十分之一是华裔移民,这些华裔移民有的从抵加一周便积极展开找工,也有已在此居住两年馀。 & z0 G+ q1 }$ t. p
移民加国两年馀、拥有计算机与金融双硕士的李先生,自嘲「找工就是现在的全职工作」。他说,每天至少寄出10封求职信,技术移民的他,即使想屈就应徵较低的工作职位,人力资源部门却认为他高职低就,不愿录取他;应徵地位较高工作,人力资源部门又认为他尚不符资格。 本 文 来 自 家园网 IASK.CA
( f# B) w7 y& A) q9 ]李先生无奈的表示,本地公司不断强调加拿大经验,他说,连入门的职业都遍寻不著,如何累积加拿大经验?各项为求职作准备的计画他都参加,但是「没有工作就没有加拿大经验,没有加拿大经验就没有工作」。
9 F" K4 O$ k* Y( m) b( k( }另一位才移民抵加两个多月的黄先生,原本在非洲开设诊所、药房十馀年,十馀年的医生经验,让他想在本地也能重新执业,但执照要重考、要有在本地医院实习的经验,他认为至少一年以上,才有机会重新执业、担任医生的工作,但最重要的是适应本地语言的用法,以及调适自己以便适应加国文化。
8 [, w1 ?# K. k2 d2 g除了在加国寻找工作以及重新执业的机会外,黄先生也同时观察商机,他认为加国鼓励新移民从商的动机很强,因此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对於投身本地找工或从商市场的机会各半。他认为在过程中当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包括文化、语言、沟通方式等适应过程;但乐观面在於,加国为移民国家,故抱持著开放的心态,只要努力、机会均等。
" m/ z0 D" x* K与会的宁先生自中国移民甫抵加一周,原本从事银行业的他,也盼以技术移民的专业加入本地金融业,之前原本在中国的国企任职,曾赴越南工作、赴澳洲进修,语言并非障碍,他表示,首次参加此类课程,以了解更多本地求职讯息。 另一位与会的徐小姐,自中国移民至此约一年,在中国原本从事医生的专业工作,移民加国後,也不断的考取医疗的相关证照,她对在本地找工的机会仍表达乐观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