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157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回归新闻本位:媒体遏制低俗化的必由之径(zt)

[复制链接]
2157 1
作者:黄 玲


  如何抵制媒介低俗化是当前媒介市场管理面临的热点问题。面对一些地方不断泛滥的暴力、色情、丑闻信息,有学者提出了加强政策规范、行业监督、提高媒介自律等措施来应对低俗化。本文认为,遏制低俗化,提高媒体品位,还需回归新闻本位,将新闻做深、做透,真正提高新闻的信息含量,从而建设一个“有价值、有进取心、有公益精神”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 重视公共新闻

  某个名人的风流丑事又有哪些新进展,一桩恶性案件的血腥作案细节,某大牌歌星出了什么绯闻,又卷入什么官司……试想一下,当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出现在眼前的都是这样的新闻,我们会做何感想?过多的丑闻暴力、娱乐信息看过之后,受众没有获得自己需求的、有益的信息,却成为浅薄、无聊的看客;媒介演化为专业的“窥私者”,媒介的悲哀在于越来越失去受众的信任。

  新闻不能就这样没落下去。对于这些现象,一些西方国家的从业者也有了清醒的认识。1997年,美国几家大报记者联合发表了一份声明,题目叫做《担忧的声明》。声明说

  :“许多新闻记者感到背离了初衷,甚至对新闻的意义产生了怀疑,怀疑为何严肃新闻可以演变成观点新闻、信息娱乐或者煽情新闻——新闻能够提供娱乐,把人逗乐,振奋我们的精神。但是新闻机构也必须报道对我们至关重要的日新月异的事件,讨论有关民主的话题。第一修正案说明了我们应该享有自由,但也规定了我们应尽的义务。”(1)

  “我们应尽的义务”就是当前缺失的对公众基本问题的报道,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闻界提出的新闻概念——公共新闻,又称公民新闻。它指的是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报道:如水、电、煤气、交通、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新闻;国家或当地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信息。公共新闻还包括直面社会问题、社会弊端的报道,如行业垄断,不公平竞争的调查监督稿件。显然,公共新闻与明星轶事、性丑闻等新闻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它不以吸引受众眼球的商业化逻辑而存在,它着重对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进行报道。公共新闻与公民生活紧密相联,受众关注程度也高。从这个角度来说,新闻就是一项公众服务事业。试想,当媒体对某个明星生孩子的报道热情超过对国家频繁发生的矿难关注时,媒体的责任感可想而知,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将大打折扣。负责任的新闻媒体应当回归直面社会基本问题的公共新闻,娱乐受众同时莫忘“守望”任务,这样的媒体才不会陷入低俗化的泥淖。

  二、 把握新闻写作尺度

  首先看两则新闻的写作案例。今年7月,大连一家都市类报纸用五张图片、将近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一个普通车祸引起的纠纷:两辆车擦撞后,车主争吵、继而动手,直至交警赶到现场。整个事态发展过程定格处理,可谓全程跟踪。另一则新闻是,四川某报记者在采访一个彩票中奖者时,居然问“有了钱以后会不会和老婆离婚”这样的话题,着实让老实的中奖者显得非常尴尬。

  上述两则新闻都属于社会新闻,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只是稿件的采写出现程度偏差,使新闻价值的趣味性走向低俗。本文认为,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应注意把握写作的尺度:

  1、报道灾难事件要注重人文关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同情、同感和共情的能力,这也是灾难事件频见报端的原因。应当强调的是,媒介在报道诸如跳楼、车祸等灾难事件时,要有人文关怀,不能一味写其惨烈现状,要写出事件背后深层原因。对一般的车祸报道来说,记者应就多发事故路段的形成原因、是否存在驾驶员主观原因等方面进行调查,给司机提个醒,那种“现场照片+死伤人数+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的固定模式是不足取的。同样,在当今媒介见报率较高的跳楼事件新闻中,媒体通常报道楼下人群攒动的现场,此外,还可能有一张追求所谓“冲击力”的照片——跳楼者坠地的惨烈情形。其实这样的新闻,记者脑子里要多打几个问号,频繁发生的跳楼说明了什么?这种行为又伴随着什么样的社会心理?带着这些问题采写稿件,新闻才做得有意味、有品位。单凭简单的一事一报,这种打包式的新闻根本没有竞争力。

  2、加强娱乐记者的专业培训 。

  娱乐新闻是媒介低俗化现象的“重灾区”。现在的娱乐新闻似乎掉进了泥潭:盲目跟风炒作,捕风捉影,然后再出面辟谣,这已然成为一个模式。对媒介而言,名人有一定的新闻价值,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并不是有关名人的事都是新闻,这需要娱乐记者、娱乐版编辑有较好的新闻理论素养理性地去评价、衡量。今年3月3日,东北一家媒体的子报转载了《雷锋初恋女友照片首次公开》的报道;3月4日,该报所属集团的另一子报刊发了《雷锋初恋女友?没这事》,用知情人的讲述,否认女友问题。且不论这则新闻价值怎样,同一集团内部的两家子报能出现两种不同声音,可见编采人员的理论素养程度。

  娱乐版组的编采力量相对较弱,这主要体现编辑记者的新闻专业功底上。对媒体来说,娱乐记者入行门槛低,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有的媒体领导甚至认为,只要不让版面、时段空下来就可以。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前一阶段,摇滚歌星窦唯以偏激的方式(烧车事件)给新闻界敲了警钟。娱乐记者同样要求较高的新闻理论水平,不能因为是娱乐新闻就可以“八卦”。所以,从严要求、加强娱乐记者的专业理论培训显得极为必要。只有这样,在编写稿件时才能用理性代替追捧喝彩,娱乐新闻才能悦人耳目而又不流于浅薄。

  三、 防止新闻“刻板化”

  “刻板化(stereotype)”这个概念是指当一个人接触新事物时,大脑中存在的刻板印象会自动激活,提高认知效率,但是难免会出现模式化、偏差,甚至误解。

  新闻作品属于急就章,记者有截稿时间限制,大脑中固有的刻板印象恰好适应了新闻稿对时效性的追求,因而记者在稿件写作过程中难免不受刻板印象影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答案是他们是以‘固有的思想’来进行思维的……提供文化快餐,提供事先已经过消化的文化食粮,提供预先已形成的思想”。(2)

  刻板印象让记者容易“想当然”,甚至采访还没有结束时,结论已经出来了。记者只需要进一步搜集素材去证明那个已形成的“结论”。1999年美国媒体在报道华裔科学家李文和一案时,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将李文和定性为间谍,这就是典型的刻板化印象建构出来的新闻,是美国主流社会一些人对华人根深蒂固的偏见造成的。新闻记者的刻板化思维方式,“这种镜子游戏照来照去,最终营造出一种可怕的封闭现象,一种精神上的幽禁。”(3)新闻刻板化的直接后果是,在写作模式上套路化,千篇一律,某一种形象甚至“被妖魔化”。例如,农民工在当前有的媒体上的形象是贫穷,无知、贪小便宜、且有小偷小摸等犯罪倾向。

  在新闻写作中克服刻板模式,就要求记者思维求异,求新,不被刻板化思维模式束缚,多角度反映社会现象。2006年4月,大连的《半岛晨报》曾报道一篇警察人性化办案的新闻。据记者介绍,当时她是在公交车站换车时看到一个年轻男子在雪堆旁找眼镜,旁边还有个警察帮他找,警车的警灯还没有关闭。记者向围观的人打听才知道,年轻男子是小偷,在车上偷钱被发现后逃下车,逃跑时被积雪滑倒,被人们合力抓住,小偷的眼镜掉在地上。如果按着刻板化思维去写这个稿件,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警察抓小偷的案件,连是否是新闻都值得商榷。但是记者能从细节出发,突破常规思路,以“警察人性化办案”为切入点,写出一个角度很“刁”的稿件。

  媒体必须是高质量信息的提供者,一个好的记者应当从新闻的专业追求出发,为读者提供客观、全面的报道。希望媒体上看到更多这样的稿件,打破刻板化思维,从而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这也是抵制“低俗化”的一个重要方法。

  注释:

  (1)伦纳德、小唐尼 罗伯特、G·凯泽著 《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中信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300页

  (2)[法]皮埃尔·布尔迪尔:《关于电视》,许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3)同上,第24页

  (作者系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本课题为2006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来源:人民网-《今传媒》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评论 1

风中过客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6-12-12 02: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有很多独到之处  学习一下
很烂的一个人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113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10 22:19 , Processed in 0.022102 second(s), 2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