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307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重磅!种族歧视歌词惹争议,美国要换国歌了??

 关闭 [复制链接]
307 0


美国人要换国歌了?

似乎换上了这个总统之后,美国的政治就不太太平,时不时想搞点大事情。



近日,Charles M.Blow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日常怼了怼总统,不过这也不用太紧张,这个作者的文章都是在怼川普总统的,似乎他的内心藏着对川普不一般的怨念。



(图片来源:New York Times)

不一般的是这次在日常怼川普之后,还怼了一下国歌。在谴责川普是白人至上主义者之外,还怀疑国歌的作者FrancisScottKey是奴隶主义者。蝴蝶效应势不可挡,民众言论浩浩汤汤,网络上甚至激起了呼吁换国歌的热潮。



(图片来源:New York Times)


<strong class=\"pBrush\">这都跪下了?!

事情愈演愈烈,美国职业橄榄球运动员大咖已经组队在放国歌时啪啪啪,跪倒!

你这单膝跪地的姿势,莫不是在向某人求婚?



这场抗议早在2016年就已发生。是由一位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旧金山淘金者队(49ers)的灵魂球员四分卫ColinKaepernick带领的一场反种族歧视抗议。



Colin由于美国黑人民众频频被白人警察射杀,以及美国法院对白人警察过分宽松的处理表示极度的不满,带领了一场全民在有种族色彩的国歌面前下跪的反国歌运动,实则就是在反对种族歧视。而现在的NFL几乎已经是全民下跪的状态。



(。。。说实话你们真的不需要这个吗)

这么一场轰动全国的反国歌的民族运动,Trump这么会不来插上一脚,但他已经发话,所有一切下跪的人!GetthatSon of a B*tch off the field 都给他X给我滚蛋!!!



而且Trump在百忙之中也不忘连续更新12条推特来讨论国歌下跪事件(不难看出,Trump对推特才是真爱)



你会被炒的,你知不知道?

但反观去年Colin首次在比赛中下跪时奥巴马的支持态度,可能在处理种族问题上,两位总统有着显著的差异。



民愤也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美国似乎永远走在反种族歧视抗议的道路上。今年8月12日,弗吉尼亚州白人种族主义者和黑人的冲突中川普各打五十大板的模棱两可的表态又将种族歧视打了一波小高潮。



美国国歌岌岌可危,可美国国歌为什么又会和种族歧视挂上钩呢。

<strong class=\"pBrush\">Duang~科普时间到:

你做你的爱国主义,我做我的种族平等,这几个本应该紧紧围绕在美利坚合众国的自由平等的建国之基上的原则,怎么会内讧到国歌上呢?国歌可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啊!美国国歌上难道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吗?



是,是有的。

美国国歌,星条旗(The Star-SpangledBanne),实际上有4组歌词,但广为传唱的,是第一组歌词,而广受争议的,是第三组歌词。小编先在这里把这两组歌词原文和译文放上,到底是什么字句戳中了大家的痛点呢?




I

Oh, say can you see by the dawns early light

哦,你可看见,透过一线曙光

What so proudly we hailed at the twilights last gleaming?

我们对着什么,发出欢呼的声浪?

Whose broad stripes and bright stars through the perilousfight,

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火,

Oer the ramparts we watched were so gallantly streaming?

依然迎风招展,在我军碉堡上?

And the rockets red glare, the bombs bursting in air,

火箭闪闪发光,炸弹轰轰作响,

Gave proof through the night that our flag was still there.

它们都是见证,国旗安然无恙。

Oh, say does that star-spangled banner yet wave

你看星条旗不是还高高飘扬

Oer 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在这自由国土,勇士的家乡?

III

And where is that band who so vauntingly swore

都到哪里去了,信誓旦旦的人们?

That the havoc of war and the battles confusion,

他们向往的是能在战争中幸存,

A home and a country should leave us no more!

家乡和祖国,不要抛弃我们。

Their blood has washed out of their foul footsteps pollution.

他们自己用血,洗清肮脏的脚印。

No refuge could save the hireling and slave

那些奴才、佣兵,没有地方藏身,

From the terror of flight or the gloom of the grave

逃脱不了失败和死亡的命运。

And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in triumph doth wave

但是星条旗却将要永远飘扬

Oer 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在这自由国土,勇士的家乡。


(图片来源:history.com)

划重点啊划重点

第三段有这么一句话No refuge could save the hireling andslave,Slave啊Slave,奴隶啊奴隶!

这不就是在讽刺黑奴嘛?这不就是在讽刺黑人吗?这么政治不正确的观点,怎么可以写到国歌里呢?怎么可以被人一遍又一遍地唱呢?似乎,那些反国歌派的橄榄球运动员也有了道理。


(Houston R-1School Distric)

等等,Slave,奴隶,好像好耳熟啊。我们自己的国歌不也呼唤我们站起来不做奴隶嘛!!!是不是美国人太敏感呢?我们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时候也不并不是奴隶啊,奴隶很多时候只是一种被压迫的人的代称吧?你们美国人这么敏感,让我们这些文学工作者很难下笔啊!


(quotery.com)


<strong class=\"pBrush\">Slave!反歌派快起床搞事情了!

有了这个词,这国歌就玩大了!黑人哥哥姐姐们哪能忍这个,这不是当头一棒嘛。之后必须给《星条旗》来了第一轮的炮轰。



由于政治原因而被慢慢淡化对黑人充满种族性污蔑和攻击的第三段歌词,渐渐的被挖了出来。

No refuge couldsave the hireling and slave

奴隶和佣人将无处藏身!

这歌词都甩出来了,对slave你说能忍嘛???





难怪黑人对此耿耿于怀了。。。

<strong class=\"pBrush\">此Slave非彼Slave 保歌派打抱不平



(国歌作者Francis Scott Key的雕像被泼上了油漆,写上了Raicst Anthem的字样)

保歌派看到国歌之父的雕像被如此毁坏,表示十分愤怒。力推slave一词并不指的是黑人奴隶,指的是在战争中出卖美国而帮助英国攻打美国的叛徒(英国承诺,如果当时的黑奴帮助英国人攻打美国,就解放他们,给他们自由),所以保歌派认为,作者只是在斥责叛徒




保歌派称,国歌之父虽然有过奴隶,但是最后都把他们放了,并且作为律师的他,多次为黑人打官司,免费支教黑人儿童,为黑人的福利事业做了不止一星半点的贡献。


<strong class=\"pBrush\">选歌了 选歌了!

两排民众矜持不下,旗鼓相当的情况下,推特上已经展开了一波新国歌选拔小高潮。




就是Intl Players Anthem(I choose you) 这首歌就叫,我选你。





或是它?





不得不说。这个真的很符合美国国情啊。。。 Party In the U.S.A.






我选T-Pain的给你买杯酒。到哪谁都唱,我们国歌还没这力量呢(大大的白眼)





美国国歌是去是留,小编推测,这事儿还在一条的漫长道路上(不说歌词,旋律蛮好听的啊)。

多年之后,到底是更多的人在草地上跪下,还是新的歌曲响彻美利坚的上空,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更多曼省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加国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综合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潮流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影视娱乐,请点击这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温尼泊华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2 07:23 , Processed in 0.018845 second(s), 2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