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75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面临政府监管及审查挑战 博通强娶高通或困难重重

[复制链接]
175 0

  作者:李正豪

  博通公司(Broadcom)已走上执意收购高通之路。12月11日消息显示,博通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初步代理材料,计划于2018年3月6日举行的高通年度股东大会上选举博通提名的11名董事候选人,向高通正式发起代理权争夺战。

  此前的11月6日,博通提议以每股70美元的现金加股票方式收购高通,交易价格超过1000亿美元。但高通于11月13日拒绝了该收购提议,称博通的报价低估了高通的价值。于是,博通12月4日公开提名了11位董事候选人,旨在通过股东大会的换届选举,取代目前高通董事会的所有成员。

  双方未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采访予以回复。但博通在刚刚发布的2017财年第四季度财报中提到了这一收购提议所蕴含的不确定性包括,“博通与高通之间可能出现交易的最终结果以及具体条款的不确定性,包括高通是否会在拟议交易上进行配合。”高通则于12月11日证实收到博通提名的11名董事候选人名单,并回应称博通的行动是“公然企图掌控高通董事会,从而加快收购进程”。

  一位接近高通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博通收购高通,涉及范围之广、体量之大、行业影响之广泛,注定将面临强大的政府监管和审查挑战。而是否能审查过关,实在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则表示,“博通以往在收购之后都会进行分拆业务、对客户涨价、逼客户签长约等财务运作,对下游客户尤其中国客户很不利,中国应该拒绝其收购。”

  美国已现反对声浪

  目前,在高通的股权结构中,有接近80%的股权是由机构股东所掌握的,这些机构股东包括多家大型资产管理公司BlackRock、Vanguard、State Street and Fidelity、Bank of America、Wells Fargo等,博通不太可能完全通过收集市场上的筹码来达成控制高通董事会的目标,因此只能通过影响机构股东,进而影响高通董事会换届选举。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单纯从市场层面来说,这项交易将取决于机构股东对于高通未来前景的判断,在5G商用渐行渐近、万物智能互联逐步来临的背景下,究竟高通是独立存在还是被博通收购更具有成长潜力,将成为焦点问题。当然,博通收购高通最终能否成行,不单是市场行为,也涉及行业发展问题和监管问题。

  美国CNBC最新报道认为,在决定是否批准某项交易时,监管机构经常会考虑到行业因素。而高通已明确表示,对这笔交易中可能出现的反垄断问题感到担忧。

  CNBC还援引知情人士说法称,微软和谷歌私下都表示了对博通收购高通这一潜在交易的担忧。因为微软和谷歌对于苹果在该项交易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受益持谨慎态度,同时也对博通“倾向于降低成本而不是投资于新技术”的过往声誉感到担忧。

  微软和谷歌为什么会反对这项交易?因为微软刚刚与行业伙伴共同发布了首款基于高通骁龙平台的Windows 10移动PC,并可能继续推出使用骁龙平台的平板电脑和混合PC。相比于传统PC,这些设备将支持始终连接和超长续航的独特体验,计算能力也很强,不仅可以帮助微软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亦可能形成与苹果的Macbook和iPad抗衡的产品品类。

  对于谷歌来说,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很多都搭载安卓操作系统,这种操作系统的很多电子产品需要使用高通的芯片,并与使用iOS操作系统的iPhone手机和iPad维持竞争关系。在过去的一年多里,苹果在全球各个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iOS的市场占有率从22.2%下滑到13.2%。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市场,苹果封闭的iOS系统都面临来自以中国手机厂商为代表的开放安卓阵营的挑战。更为关键的是,在4G向5G迈进的技术代际更替关键期,中国手机厂商携其在4G时代的积累和优势,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占领先机是大概率事件。但是如果高通被联手阻击、收购和削弱,中国厂商和产业在5G时代“领跑”的可能将大大折扣,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博通和高通共同的最大客户都是苹果。而且,博通首席执行官陈福阳(Hock Tan)在最初宣布计划收购高通的公开新闻稿中已经表示,“如果我们不是对共同的全球客户将接受拟议条款有信心,我们就不会提出这个报价。”对于高通和苹果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专利大战,陈福阳(Hock Tan)也私下表示,如果博通收购高通,将会有助于解决高通与苹果的诉讼。

  如果高通被博通收购,无异于苹果的胜利,当然也就相当于Windows体系和安卓体系的重大失利。因此,微软和谷歌等美国公司认为,独立的高通将有利于整个行业更为多元的发展。

  博通收购史引不安

  另外,陈福阳(Hock Tan)因其在2013年主导安华高斥资66亿美元收购存储芯片公司LSI、在2015年斥资370亿美元收购博通,并在整合“新博通”的过程中高价卖掉IoT事业部等一系列动作,而在美国科技界被视为资本市场的“野蛮人”。

  这也引起了强调“创新力”的科技巨头的不满,以至于有些媒体已经在猜测假如博通成功收购高通,博通将如何对高通进行拆分了。

  安华高的前身可追溯至惠普,其最初的主营业务是工业级芯片;收购LSI以后,增加了存储芯片业务;收购博通并融合为新博通以后,又增加了数据芯片业务和Wi-Fi芯片等业务。

  高通主营业务是3G、4G与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许可业务,近年来也积极向万物智能互联领域布局。

  在顾文军看来,从产业的角度而言,博通和高通的主营业务之间并不存在太多的协同效应,该并购更多的还是资本层面的运作,善于资本运作的博通很有可能在买下高通以后留下其认为最有价值的部分,而将其他部分转手卖掉,所以监管机构必须认清这项交易“姓资(本)”还是“姓产(业)”的问题。

  11月6日宣布收购高通之前,也就是11月2日,陈福阳(Hock Tan)在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宣布将博通总部迁回美国,还声称共和党税改计划是博通决定将总部迁到美国的原因之一。

  博通的运营总部一直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但是两年之前因为税务原因将注册地迁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籍华裔富商陈福阳(Hock Tan)很显然是在取悦特朗普,试图换取美国政府对博通的支持。

  或对中国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前述业内人士认为,博通和高通是两家截然不同的公司。博通更倾向于服务苹果、三星等大客户,除此之外的其他客户不是服务重点,并借助这种策略提升自己的芯片销售利润;而高通往往着眼于5~10年以后的技术储备,过去在3G、4G时代是这样,现在在5G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也是一样,虽然这意味着高通的巨额研发投入要至少5~10年以后才能获得回报,但高通的这种策略让整个移动通信行业受益。

  因此,一旦博通成功收购高通,其“短平快”的赚钱思路必将影响高通长期投资新一代技术的研发路线,这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同时,顾文军认为,一旦博通开始并购高通,一定会涉及到交易是否涉嫌垄断、各国监管机构是否通过审批等问题,如果想要完成并购,不仅美国监管机构的态度很重要,是否可以通过其他国家、地区如中国、欧盟的反垄断审查也非常关键。而顾文军直接呼吁中国监管机构“拒绝这一并购”。

  为什么中国应该拒绝呢?一方面是因为高通长期深耕中国市场,在3G、4G和即将到来的5G时代与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界各方都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并且在中国进行了广泛的投资。比如与中芯国际在成功进行了28纳米制程的合作之后,目前正在合作进行14纳米制程工艺的研发,并支持中芯长电进入14纳米制程凸块阵营,协助其进行10纳米制程凸块技术的认证等,大大缩短了中国芯片制造工艺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同时,高通与贵州省政府合资成立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的设计和研发,与中科创达在重庆等地共同布局物联网领域的发展与创新等。

  “高通在中国与政府合作的项目,都是国家和政府重点突破的领域。与高通相比,我们很少看到博通与中国政府及相关企业有技术层面的合作。一旦博通收购高通,高通在中国做的这些项目是否会被认可并且延续下去,恐怕要打上大大的问号。”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另一方面是高通虽然和博通一样服务于苹果和三星,但高通的战略级市场在中国,其与中国150多家厂商有合作关系。如果博通收购高通,这些中国厂商会被博通如何对待,也将成为很大的疑问。“此前博通有过很强硬地将芯片涨价15%左右,并逼迫厂商与其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的先例。”上述业内人士认为,按照博通过去的做法,中国厂商能否享受到与苹果、三星等大客户一样的优惠待遇将成为很大的疑问。

  实际上,尽管有博通收购的干扰,但高通并没有停下在中国市场加大投资的脚步。在11月15日举行的“高通创投及创新峰会”上,高通创投宣布投资包括商汤科技、摩拜单车、创通电子、耐能、零号元素、美科科技、奇幻科技、爱乐奇、奥科美在内的9家中国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高通创投从2015年开始将关注的重点拓展至人工智能、物联网、VR/AR、机器人等领域,目前其在中国投资的公司已经超过40家,其中包括小米科技、触宝科技等“独角兽”级别的创业公司。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26 01:31 , Processed in 0.025101 second(s), 2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