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3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美国人的工资不好赚 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复制链接]
233 0
                        眼下,美国就业市场需求火爆,失业率低达3.8%。上一次出现这个数字,还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而与此同时,多个行业仍存在深度劳力短缺的问题。以往对于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的论述,如市场缺乏有必需技能的人才等论调,已经站不住脚了。人们的收入逐渐攀升,美联储也做出了应对,持续上调利率。

那在这种局势下,为什么还有大量的劳动力群体依然觉得自己未能感受到就业市场如火如荼的良好走势呢?《华盛顿邮报》报道,经合组织(OECD)一份新出炉的296页的长报告或许可以提供一些线索。经合组织的成员中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该组织常年为国际经济数据和研究提供可靠的报告。它用来分析的数据大多是2016年及以前的数据,但它们反应了所分析经济体的潜在特点,这些特点至今仍然存在。

该报告显示,美国的失业人口和高危劳动力人口从政府处得到的支持和援助微乎其微,就业人口也不好过,他们在劳资谈判体系中处于劣势,对其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这些都是美国的收入不平等以及低收入人群比其他发达国家高的诱因。只有西班牙和希腊,由于受欧元区危机的影响,收入不足全国收入水平的中位数的一半的家庭比美国多。一般来说,若大量人口收入低于全国收入水平的中位数的一半即意味着有大量人口接近或在贫困线以下。

虽然美国的失业率偏低、有大量企业在急于招人,但是在美国失业也很容易。报告显示,2016年,五分之一的美国人都经历了失业或跳槽,23.3%的15-64岁之间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不超过一年的时间――而这种情况在报告提到的其他国家里非常少见。

跳槽也并非一定是坏事,如果劳动力是换到了更好的工作岗位,则是就业市场情况良好的体现。但根据经合组织数十年的调查,在美国,大多数人换工作是由于失业或者裁员,而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自经合组织的研究起始时间至今,美国的裁员和解雇率浮动不大。

经合组织报告中涉及的国家中,只有美国和墨西哥不强制企业在解雇单个员工时提前通知。在报告中的员工保护一项里,美国的排名处于倒数的位置,即使是把大规模裁员的处理情况也考虑进来,也是如此,虽然美国1988年的《劳工再调整和培训通知》法案要求雇主对于大规模人事变动时要提前60天给出通知。

而在美国一旦失业,很难找到新工作。根据研究显示,仅有不到一半的失业人口可以在一年之内实现再就业,报告中列出近期相关数据的五个国家中,美国排在最后一位。日本的数据和美国类似,而芬兰、澳大利亚和丹麦在这方面则遥遥领先。更重要的是,该报告的作者发现,“三分之二的有失业者的家庭都会跌下贫困线一段时间。”

即使是失业后重新就业的美国人,收入也难以达到失业前的水平。失业再就业的四年后,这些人的年收入依然低于同等水平员工6%。反观芬兰和丹麦等国,失业再就业员工在同等时间内基本,其年收入可基本恢复到失业前水平。

报告提出,美国低端就业市场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追溯到政府相关项目不够强健,以及工会的谈判力受到限制等等。与报告中涉及的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在主动帮助失业人口或高位就业人口方面,投资占经济收入比最低。

失业人口得到的援助尤低。美国给失业人口在失业第一年提供失业救济金,这个救助金额与报告中的其他国家相比最低;从提供救助金的时间跨度上来说,一般来说美国的州政府会给失业人口提供26周的救济金,在这方面,与报告中提到的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也属于下游水平。然而,在美国的某些州,失业救济金的发放时间甚至还不到26周的一半。

在2016年,仅有12%的美国劳动人口能受到集体劳资谈判的保护,在经合组织追踪调查的国家中,只有土耳其、拉脱维亚和韩国在21世纪出现过低于这个比率的情况。此外,根据经合组织一项对的横跨四十年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像美国这种把劳资谈判去中心化的国家,都表现出就业增长缓慢的情况,并且这些国家的失业率也常常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这些劳资谈判和政府援助系统的状况可能与报告的另一发现也有关,即在1995年到2013年之间,美国工人收入在全美国民收入的占比下降了百分之八,同期跌幅仅次于波兰和韩国。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23 09:38 , Processed in 0.019156 second(s), 2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