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亲王陵园目前状态
河北省涞水怡贤亲王圆寝保护规划(征示意见稿)河北省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2003年5月规划指导思想:保护为主,抢修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规划期限:2003年-2013年远期为:2013年-2020年在神道碑东侧80米向西100米处建立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文物保护单位内建立展厅墓穴采取回田保护,柏树间距三十米,共120棵近迁神道北侧保护范围小学校区和神道两侧的违章建筑。
怡贤亲王园寝位于河北省涞水县北20华里东营房村西南,涞水县娄村满族乡的西营房村南侧的云溪水峪湾,占地六亩,距西陵六十华里.当地俗称十三王爷坟,怡贤亲王园寝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其园寝建筑等级之高,规模宏大,是清代王爷园寝建筑规模最大的王爷陵寝之一。这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研究清代园寖等级制度的实物资料,为省级文物的保护单位,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怡贤王园寖,受涞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的委托,河北省古肛建筑保护研究所承担了涞水县怡贤亲王园寝保护规划的设计任务。2003年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园寖现场进行了勘察,结合以往的考古调查,古建筑保护勘测的成果根据园寝周边环境,地理位置等情况,研究制定涞水怡贤亲王园寝文物保护规划。
怡贤亲王爱新觉罗-允祥是清圣祖康熙皇帝的十三子(俗称十三王爷),康熙二十五年(1687年)比雍正帝小八风,其母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在位他曾五次随驾南巡江浙北巡塞外深得康熙帝的宠爱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世宗雍正皇帝继位,十三王爷和贝勒允杞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一起,被封为总理事务大臣,晋封为怡亲王,
先是总理户部三库,后总理户部,雍正三年(1725年)总理畿水利对于防治河患,兴修水利,开辟营田等颇多赏。雍正帝亲书面通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的匾额以是褒奖。雍正八年(1730年)钦定怡亲王允祥和大学士张廷玉为首任军机大臣。
雍正七年(1729年)怡亲王允祥和总督高其倬奉命为雍正皇帝选得易州境泰宁山(后改水宁山)太平峪“万年吉地”(即易县清西陵之泰陵陵址)向雍正帝奏称:“相度得易州境内外内泰宁山大平峪万年吉地实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合会之所,龙砂石,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帝阅此奏称认为: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随决定将陵寝建于此。并降旨对怡亲王允祥嘉奖赐距清西陵之泰陵六十华里以外的一块“平善之地”为坟地。这就是位于涞水县境内外内云溪水峪的怡贤亲王园寝陵址。雍正八年五月(1730年)怡亲王允祥病逝,终年四十三风。雍正帝亲临其丧,辍朝三日,痛悼之际。封谥为“贤”亲赐御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 八字,由于怡贤亲王允祥之谥上,配享太庙。诏令怡贤王名仍书原“胤祥”,以志思念。命将御书八字加于谥上。恤葬从优,建祠于京西白家疃及正阳门内东顺城街,改所居府为贤良寺,以祈冥福。随建怡亲王园寝于涞水县云溪水峪。
涞水怡贤亲王园寝雍正八年(1730年)修建占地六百余亩南到南铺,西到西铺,北到北铺,东到东铺,周长40华里均为禁地怡贤亲王园寝座西朝东,自东向西有三华里长的神道,沿神道依次建有神道碑亭,火焰牌楼,一路五孔石拱桥,四柱匕楼牌坊,一路三孔石平桥,小碑亭,井亭,神厨库,南北朝房,南北班房,宫门,南北焚帛炉,亨殿,圆宝顶,主要建筑布局以中轴线贯穿东西,配属建筑左右对称,形成前朝后寝格局,布局严谨,高低起伏,层次分明,庄严宏伟,特别是其山水形胜被认为是“形式理气,诸古咸备”“山水脉法,条理祥明”的平善之地。园侵南,北,西三面环山;圆宝顶之西300米之外一条丘陵延绵,山形成龙椅状,此为山水“内圈”,“外圈”在龙岗丘陵以西30华里以外的大行山脉,山型也是三面环抱,与丘陵走势遥遥相对,加之陵区桥下潺潺流水,环似玉带,四处苍松翠柏,陵区内除东,西营户的守卫外百姓均被清出。整个陵区人迹稀少,肃穆宁静,山岭逶迤,无一不显示出王家威严。但上述情况自清末以来,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以及自然因素影响,陵区性质和建筑群及历史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环境现状
1、 昔日的禁不住区和守陵墓的官兵已不复存在,过去的怡贤亲王园寝已成为今日的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乡镇所属的农村居民点,林业部门,工业部门当户对以及特殊用地单位等在内的社会实体。
2、 陵寝周围的苍松翠柏已全部被除数毁;原禁区内的用地现多为农用地,用于种植树苗以及粮作物;陵区内的水系也都全部破坏,基本上都被填平,用做耕地;与昔日陵区环境相比,却已是农田满沟,荒坡连岭,大为逊色。
3、 区内的大部分文物大部分被破坏,1934年-1936年间,陵寝遭军阀和地方管吏的破坏,坟墓被盗掘,墓穴文物被洗劫一空:日寇侵占涞水后对亨殿,南北朝房神厨库等主要建筑进行了掠夺破坏;文革期间又被破坏了一部分文物建筑,现有的只有一些实质的建筑,包括神道碑,拱桥,牌楼等。
4、 陵寝内控制地带内引入了大量的现代工程建设,如矿井,架小学校区,地上通信设施,农用水电房,农用水渠等。近几年着社会的发展,现已开始在后面的龙岗丘陵上开采矿石,大大损害了整个园寝的原貌。涞水怡贤亲王园寝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王爷陵寝之一历史上东起浙村,西至北水东村,地处北京外围区域,与北京房山区仅一河之隔。现在园寝内仅剩神道上的神道碑亭,火焰牌楼,一路五节孔石拱桥,四柱七楼牌坊;一路三孔石平桥,华表,一路三孔佝偻桥,一路三孔石桥及神道,此外,东西营房所在地原守灵部队驻地。
神道碑亭
现存神道碑亭木沟件已荡然无存,只余神道碑及,碑座保存较好,碑亭台阶为后砌,残破原因为人为破坏。
火焰牌楼
建筑形制:神道碑亭两行81.9米为火焰牌楼。火焰牌楼为四柱三门石牌楼,台明面阔23.7进深7.94米,用十块抱鼓石围护四柱,石牌楼显得稳健;汀顶上望天喉威武雄壮,每个门洞上都有一个石雕火焰。残破现状;火焰牌楼台明大部分被掩埋,散水天存,台面外露阶条石,台面条石风华残损四块,缺失三块,断裂五块。
五孔石拱桥
建筑形制:火焰牌楼西行59.2米为五孔石拱桥,五孔石拱桥桥身长36.7米,11.8米,桥面条石铺墁,上置栏板望柱,做工细致。券洞上施券脸石,券脸石中座戏水鱼雕刻精美,券与券之间做金刚墙,前置分水尖,桥与河岸翅,雁翅上泊岸,整个建筑,做工考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残破现状:桥面条石风化残破1.88立方米,且多处桥面条石断裂,桥面上地袱、栏板、望柱及抱鼓石、散水均已缺失,部分仰天石移位,南侧券脸上侧分别有华表一个,两根华表相对耸立,气势雄伟。华表通高10.52米,云板头尾总长3.7米,华表底座为莲花须弥坐。柱身为入边形,每边都用高浮雕的技法雕刻有双龙戏珠,不同的是双龙的龙首均向上,华表顶为莲花线圆盖,突出天云板之上。盖上蹲望天吼一尊,昂首翘尾,栩栩如生。
残破现状,台明风化,局部压面石已改制,大部分台明衩杂土掩埋,望天吼缺失,散水已无。原因分析:人为破坏及自然风化。
三孔佝偻楼
建筑形制:华表面122.11米为一路三孔佝偻楼桥,桥长11.45米,宽7.75米,罗锅高0.8米,桥面两侧有望柱栏板,桥面头为抱鼓,下置罗锅地袱,仰天石下为蹬券,石券脸,分水金刚墙被掩埋。
原因分析:人为破坏。
三孔石孔桥
建筑形制:向西距三孔佝偻楼桥313.25米,为一座三孔石拱桥,石拱桥长22.8米,宽10米,拱高0.9米。桥为三孔,桥面面两侧有望柱栏板抱鼓,其下为仰天、券蹬、券脸、龙门石上有戏水兽,桥下置金钢墙。|墙分水尖,整个桥身俊秀小巧,为清代较典型的宫桥做法。
现状残破:现桥面石风化破损严重,桥面上望柱栏板抱鼓石地袱等。构件均缺失,仰天石缺失14.86立方米,现存仰天石走闪严重,券脸石缺失14.7立方米,戏水兽,撞券石缺失,如意石缺失2.4立方米,桥上杂土覆盖,散水缺失。
墓室部分
建筑现状:墓室部分文物建筑已全部被毁,只剩一些建筑遗址。陵寝的墓穴部分已在历史上被军阀地方官吏盗掘一空。墓顶部分被挖成大坑,文物早已洗劫一空,陵寝的地面建筑包括风水墙、神厨库、享殿、南北朝房、南北班房房等均被毁,现状只剩大部分遗址。焚帛炉也不知去向,现在的墓室部分只是一些高低不平的坑洼之地。
神道部分
原神道全长1500米,宽6.2米,用砖石铺墁,贯穿整个陵区,神道两侧种有数排苍松翠柏,整条神道显得庄严肃穆。而如今的神道仅在三孔石拱桥东残存125米,其余的被农田侵占,残留不多。且现在的神道已是连接村镇子道路。常有大型机动车过往,人为严重破坏,道面上浮土堆积,坑洼不平,排水不畅,雨天更是泥泞难行。神道两边的树木早已荡然无存,致使神道上每逢春秋天更是风走沙动,环境恶劣,神道四柱七楼石牌坊北侧保护范围内被学校侵占覆盖,陵寝保护范围及其周边建设控制地带内,未经文物部门同意,擅自建的房屋,机井等户上设施到处可见。这些不仅影响了陵寝的文物安全。
评估:
怡贤亲王园寝自建陵至今已有270年的历史,是清代王爷陵寝行制的实物见证。整个陵寝在历史文化和美学方面也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其主要特色概括如下:
1、 秀丽的山川环境和完美的整体格局。陵寝的西南北三面为一道自然形成的丘陵,丘陵西面为太行山的东麓,山脉形成三面层峦叠嶂,正西面一峰突起屏立于陵寝西侧,与沙丘遥遥相对,形成了陵寝的天然屏障。
2、 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和规划布局。如拱桥的建筑形制,体态俊秀,做工精,是典型的清代式桥做法,充分表现了中国特色的石桥样式,石牌坊雕刻造型生动,石梁石枋、石柱头上雕有仿旋子画的花纹,线条流畅,工艺精湛,是研究清代彩绘的花纹,线条流畅,工艺精湛,是研究清代彩绘的重要资料。
3、 怡贤亲王生在雍正时期,他对清代政权有着重要的贡献,其园寝就是重要的实物见证。
现状评估:
1、 涞水怡贤亲王园寝及其相关环境保存基本完整,目前附近尚没有高大和永久性建筑,有利于总体保护和展示。
2、 由于历史的原因,陵寝受到了一定损失和破坏,一部分文物遗迹甚至遭到严重破坏,在陵区范围内一些机房、小学校区、居民、通信电力干线等地面设施与文物保护利用的要求相互协调有必要进行全面整治。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乡镇企业蓬勃发展起来,部分企业对砂山矿石进行开采,这对陵区地行、地貌改变影响很大,有必要进行控制,而陵寝神道成了村民交通要道,村民的运输对陵寝神道的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且前这些道路路面较窄,未做永久性硬化,便于陵区内的交通治理。
[ 本帖最后由 bugbug 于 10-28 15:5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