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是个舶来品,但到了中国,加进去了好多中国国情的成分.4 z7 ~8 j3 l2 V% c/ o, C
评标毕竟还是人评的,这给供货商业务人员的公关工作增添了麻烦,使得原来集中于领导身上的火力要分散成散弹,主要还是领导身上,但评标的所有人都是进攻的对象.
1 f0 ^% f& b) ^1 {0 t我想,国企,政府部门招标,主要当权领导的意见还是主要的,是评标的人不能不考虑的.: ?4 i1 b5 \% S
7 D7 {- ^( V; q8 m
不管怎样,社会还是进步了,时代在发展嘛,共建和谐社会啊.% V: d, F1 d* Y' O2 M. b
我的思维只停留在我移民加拿大的那个时候了,也许是永远了.从登临加拿大的那一天起,以后在中国的日子就是个旅游者,接触不到好多复杂的社会现象了.
& R+ e6 Z ]$ C
' k" X! k0 f" R7 a6 ]对了,还有个以前我觉得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发票.在中国,那种机器打印的明细的收据只在老百姓消费的超市才有. 业务人员玩的都是发票.有趣的是不管什么洗澡,唱歌的地方开的发票盖的章都是某某酒店,小姐的肉金都叫餐费;高档专卖店的发票货物名称叫礼品;中华烟,茅台酒叫食品.卖空发票的地方每个城市都有,我当时看发票上的章是个根本不存在的地方,可那发票不是假的,和税务局领的一样.Chengle阿姨,这种情况有没有什么变化啊? |